汛期降水相关论文
利用1961—2021年汛期(4—6月)江西省8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序列资料,计算了江西省汛期候尺度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运用合成分......
本研究利用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130项气候监测数据和孝感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9年汛期(5—9月)降水数据,分析130项气候监测数据与孝......
为了解粤东不同区域的降雨特征,选用1967—2020年粤东地区2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汛期降雨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线性回......
变化环境下城市内涝灾害事件频发,已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汛期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是城市内涝主要致灾......
本文利用小波和EOF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前汛期(5-6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分布上,1961-2001年基本可以分为......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地处海河流域中部,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rn北京地区降雨特点rn一是......
春季欧亚大陆积雪与中国夏季降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由于缺乏在气候预报模式中春季欧亚大陆积雪与中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使得在我......
利用江苏南部20个气象观测站2008-2012年汛期(5-10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应用降水频率来分析了江苏南部地区降水日变化基本特征和区域......
根据华北地区18个代表站1951-1999年月降水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并从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角度出......
根据1953-2008年丽水汛期逐月降水量资料,在利用趋势分析和Morlet连续小波变化对汛期降水时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功率......
汛期降水集中期是近期气象学者提出的表征汛期气候的一种新的特征量,它在气候研究中体现了较好的灵活性、客观性,通过对其分析,可为汛......
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各季降水与前一年及当年太平洋各区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温对新疆季降水的影响因季节不同而......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 hPa南亚高压120&......
在河南省6种雨型[1]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要素海温、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及气候因子和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关系,给出了河南省汛期降水的......
动态时间序列周期分析预测模型是将多层递阶方法与逐步回归周期分析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选取时间序列的各个隐含周期。利用......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每月下发的130项气候系统监测指数和荆州站1954-2016年的降水资料,逐一分析这些气候指数与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距平......
选取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地面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0~320cm共9层地温,分别计算它们与曲江前(4~6月)、......
基于深圳市自主开发的临近预报系统Tracer,对深圳地区2009年汛期降水性雷达回波的主要参数特征和Tracer的预报准确性进行了初步统计......
2009年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呈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成因: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季风爆发偏晚......
利用东江流域13个气象观测站1967—2011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对流域内汛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非均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汛......
以衡水市三个站点(桃城区、饶阳、故城)6—8月份平均降水为因变量,以三站点的气候因子的平均值为自变量,利用动态回归方程对2001—2006......
摘 要:基于安徽省15个雨量站1957—2016年的日降水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技术,对安徽省汛期降水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
成昆铁路在四川境内穿越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两个季风气候区,降水水汽来源复杂;沿线地形差异大,地形对降水的形成和增幅作用有很大......
利用1960—2008年华南地区71个站逐日降水量和NCEP/NCAR南半球逐日海平面气压(SLP)场再分析资料,采用多锥度方法奇异值分解(MTM-SVD)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川渝地区汛期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建立了一种多因子集合相似模型应用于川渝地区汛期(6-8月)降水预测中,该模型使用......
利用1897-2007年共111年台湾恒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恒春汛期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用1951-2007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北半球海平......
利用GRAPES_Meso和ECMWF模式降水量预报、实况降水量等资料,计算2019年汛期两种模式的晴雨预报准确率(PC)、风险评分(TS)、漏报率(......
利用1961-2000年聊城市8个测站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分析了聊城市汛期旱涝气候特征,并利用模糊均生函数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旱涝预......
利用2003年汛期降水实况及河南省气象台引进的3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REM、MM5、MAPS)的降水预报资料,对模式预报性能作了检验对比......
基于2001-2018年广东省8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广东省不同历时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除粤北山区外,基......
针对预报量变化中存在受不同物理因子控制的不同时间尺度变率特征,本文提出了分离时间尺度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应用滤波方法,将不同......
青海低涡是青藏高原夏季主要低值系统之一,一部分低涡变性东移后,可影响高原东北侧大部分地区,直至影响到内蒙古中西部.文章对青海......
本文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眉山市近40年来汛期(5—9月)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全市6个气象观测站2008年的汛期总降水量进行预测和结果......
利用沁河流域18个雨量站1971~2008年共38a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信噪比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降水的......
基于1951—2013年江西省87个台站逐日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偏相关统计方法选取影响江西省汛期降水的强迫因子,并进......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北太平洋前一年6月至当年8月的海温与青岛汛期6月至8月降水间的相关关系,并对1月和4月海温与降水间的相关......
利用华北17站1951~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与前期的100 hPa高度场(1958~1997年)求相关,找到了100 hPa高度场影响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关......
首先对1951~1999年山东省汛期(7~8月)降水进行了Z指数转换、小波分析和滑动t检验。发现49a来.山东省汛期降水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在60......
利用1967—2008年青藏高原68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按照《气象规范》对不同等级降水的定义,对青藏高原汛期(5—9月)不同强度的降水日数......
摘要 利用实况资料对葫芦岛2018年7月2次副高外围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2次降水过程的异同点,以期......
基于动力-统计相似预报原理,将模式误差动力统计预报方案应用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客观定量化预测,通过交叉检验距平相关系数,筛......
利用1960—2010年中国西北东部地区3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以及大气环流各要素场资料,......
文中回顾了一个能考虑陡峭复杂地形的有限区域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简称REM)十几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过......
2020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出现了异常的梅汛期。安徽省、湖北省先后于6月2日、8日入梅,江苏省及上海市9日入梅,较历史......
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的多年气候变化及500hPa环流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对比分析发现: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在......
利用潘家口水库气象站1975-2012年38年逐月降水资料和1991-2012年22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前冬平均气温和汛期降水的年际变......
利用1960—1995年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强度距平资料、高原A指数资料以及毕节地区8站1960—2004年5—9月总降雨量的平均值,通过相关分析......